YoruXiao

毕业于某985数学系的绘画业余爱好者,曾从事图书编辑工作。公众号/微博/豆瓣同ID:YoruXiao

《哈利波特》二三事

此篇观影感想兼回忆录分成七份,
分别献给:
老家楼下小书店的女老板、
陪我看《密室》电影的徐同学、
画了哈利的速写送给我的朱同学、
给蛋泥写信的吴同学、
陪我一起抢购《死亡圣器》的大邓同学、
借给我看《诗翁彼豆故事集》的小邓同学,
还有你——
如果你也能看懂这个“分成七份”梗←_←。
(1~6为回忆,电影观感请直接翻到7)

(前面提到的六个人,以及穿拉文克劳院袍用《凤凰社》遮住脸的我。图by我自己)
1
我读小学五年级时,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上映,电视与报纸大肆宣传。镇上只有一家老旧的电影院,不曾引进这样的外国片。
住楼下的阿姨开了一家小书店,不久就摆上了《哈利波特》小说。有天下午老师开会,学校提早放学,爸妈都还没下班。无聊的我走进小书店,出于好奇,拿起《魔法石》看了起来。接下来,我便被那奇妙的世界观所吸引,每天放学都来小书店读一两章,就这样看完了小说前三册。开书店的阿姨从未因为我“蹭”书看而赶我,倒是经常好心地拿凳子过来,叫我不要蹲着看书,我爸妈知道以后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。
读罢小说,我对魔法世界更好奇了,总想着再看看电影。然而县里音像店只有盗版碟,翻译错误百出。CCTV6也播过几次《魔法石》,要么家里停电,要么信号故障没声音……没能正常看完《魔法石》电影,成了我的童年遗憾。
2
一年后,我已缠着爸妈买到前四册小说。那时很多小说的宣传文案都爱蹭热点,形如“魔幻大作——销售量完爆《哈利波特》”“人气远超《哈利波特》”之类,让我很不爽。于是,我开始向周围同学强势安利《哈利波特》——跟他们讲剧情,把小说借给他们看。就这样,我在班里成功发展了若干同好。其中有一位姓徐的小姑娘,每次都耐心地听我讲,甚至认真看完了我写的中国魔法界同人小说。
这年《哈利波特与密室》上映,县里的电影院破天荒地引进了。我妈周末要值班,我一个人失落地来到电影院,居然看到了熟悉的面孔——徐同学激动地叫住我,她妈妈带着另一个小女孩(应该是表妹),笑盈盈地在一旁等着。我们四个坐在一起看完整场电影,书中那些奇异的场景都被精妙地还原,散场后我和徐同学依旧兴奋地讨论不休。
初中时我转学去了外地,和徐同学就此失去联系。那部自己写的同人小说,也因失去读者而烂尾。
3
因为语言不通再加上不太自信,我在初中班里一直没啥交心的同学。大概是因为兴趣爱好相同,有一位朱姓艺术生和我成为了朋友。听说我喜欢《哈利波特》,他专门画了一张哈利骑扫帚的速写送给我。
那几年互联网开始普及,我在邻居家的电脑上看完了《阿兹卡班的囚徒》与《火焰杯》。市区的书店比较先进,《混血王子》英文版刚出就引入了。尚在读初中的我对着词典逐字翻看,勉强看懂了结局CP是哈金,邓布利多死了。中文版上市后,朱同学找我借我刚买的书,很久后还回来皱巴巴的一本。
“那属于微小形变。”面对愤怒的我,他解释道。
4
《阿兹卡班》与《火焰杯》是主演们的颜值巅峰,正值青春期的同学们有不少成为了蛋泥的颜粉,高一时的同桌吴同学就是其中之一。她在杂志上看到了影迷寄信攻略,用英文写了一封信寄给蛋泥,结果居然真的收到了回信,里面还附有蛋泥的签名照,令同学们羡慕不已。
5
高中班上除了我还有两个《哈利波特》原著粉,都姓邓,在此我们称呼他俩为大邓同学和小邓同学。
《死亡圣器》小说发售的前一天,我和大邓同学担心书店里的初版被抢光,于是找到书店的营业员,恳求她帮我们留两本。第二天,学校偏偏要开会,放学时间推迟了。我和大邓同学焦虑不已,等到老师宣布可以回家,立马提着饭盒冲向书店,营业员看到我们疯狂的样子都乐了:“别急,给你们留着呢。”
三人中我的阅读速度最快,每天都会忍不住向他俩剧透。他们听说结局死了那么多角色,唏嘘不已。
6
小邓同学头脑很机灵,有人评价他“拉文克劳的兄弟”。他会突然想到书中的一些梗,令同为哈迷的我们听了默契地一笑。
我们班每年都会换物理老师,他说:“这简直就像黑魔法防御术。”
老师讲题时说了句“拨开题面”,他便接道:“《拨开迷雾看未来》。”
《诗翁彼豆故事集》我便是从他那借着看的。后来自己想买一本,在书店却找不着了。
7
以前有句流传甚广的话:“三十岁时再买十八岁喜欢的裙子,已经毫无意义了。”
我不太赞同这句话——至少对我来说,这句话不成立。二十八岁的我,依旧喜欢十岁时喜欢的电影和小说,依旧怀有和六岁时一样的梦想。我想,喜欢有很多种形式,如流星般炽烈闪过的激情,是喜欢;如流水般温柔滋润的陪伴,也是喜欢。而后一种喜欢,经历了现实的考验、岁月的沉淀,会显得弥足珍贵。
十八年来,《哈利波特》小说我看过不下三十次,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——小时候着迷于魔法世界的神奇,长大后则看到了哈利的成长。最近一次读是上个月,站在创作者的立场,感慨作品中伏笔之精巧、原型之丰富。电影我只粗略看过一遍,今天算是了结了儿时的遗憾,补上错过N次的《魔法石》电影。
《魔法石》原著内容不多,影片得以还原大部分情节。听说依旧删减了不少剧情,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可能会感觉不太连贯,看过小说的观众则会感觉有bug。(如海格带哈利到对角巷买入学用品,之后哈利马上就去搭乘霍格沃茨特快了。哈利的生日是7月31日,开学是9月1日,中间这一个月的时间哪去了?)但相比后面的几部,这个问题还算好,至少主线剧情没啥改动。片中霍格沃茨城堡的影像非常精致、华丽,已经远远超越了我这个原著粉的想象,魁地奇比赛也丰富了很多细节,给观众展现的世界观更为完整。小演员的气质与原著角色很符合,牙齿还没长齐的小蛋泥非常可爱,鲁伯特的小表情很有意思,艾玛比书中的赫敏漂亮,但高傲的神情还是很还原的。这次重映做了一些3D特效,开头邓布利多出场时有点像鬼魂,而哈利不小心把蛇放出来那段,蛇的3D效果异常逼真,请蛇恐患者观影前做好心理准备。
几个有趣的小细节:
a.哈利与罗恩上课迟到,麦格教授调侃道要把他俩变形成怀表,这样才能守时。这段对话原著中没有,但我认为这个改编不错,很符合麦格教授的性格。
b.罗恩吃鸡腿。这个动图流传太广了,导致现在我一看到就想笑。
c.三人组向海格打听制服路威的方法时,海格在吹笛子,他吹的是《海德薇变奏曲》。
电影字幕里有几处问题:
a.在对角巷买入学用品,原著写的是“锡镴”坩埚,字幕则是“希腊大锅”,应该是打错了字。这个“希腊大锅”总让我想起重庆火锅、大锅饭之类,莫名喜感。
b.看守魔法石的三头犬名字应为“路威”,字幕中错译为“牙牙”,这是海格养的另一条猎犬的名字,而后者在影片中亦有出场,没读过原著的观众容易混淆。
c.部分细节与小说翻译未统一。如斯内普所教的课程为“魔药学”,字幕好像是“魔药法”,总感觉这个词怪怪的……片中咒语直接音译也是看着有点迷惑。
不过,还是很开心有机会重刷经典的。电影中的每一处细节、每一句台词我几乎都能背出来,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切——毕竟是那些故事陪伴着我成长,见证了我的青春。
第一次看《哈利波特》时,我还是个小学生,被书中的英式冷幽默所吸引,决心努力学习英文。
如今,感谢当年的学习热情让我很轻松地过了四六级,虽然工作之后英语没咋用上,还是退步了。
第一次看《哈利波特》时,我常年体育不及格,对于魁地奇看得有点懵。
如今,我已成为英超球迷,理解了英国人对于体育的狂热,看懂了书中球迷chant、联赛排名垫底等各种梗,觉得伍德学长这样的魁地奇狂人非常可爱。通过英超球队,我也熟悉了书中的不少英国地名。
第一次看《哈利波特》时,我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。
如今,我才明白构建那样宏大的世界观是一件多么厉害的事,越发敬佩在穷苦的条件下坚持写作的罗琳。
而当年陪我看过《哈利波特》的那些人,现在都怎样了呢?
楼下的小书店没能开下去。几年后我去县里的大型书店买书,偶遇了那位阿姨,她在这里开始了新工作。
我和徐同学在小学群里寒暄过几句,看到了她的照片。她已经结婚生子,在做母婴用品生意,还记得我向她安利《哈利波特》的场景。
朱同学已经成为优秀设计师,在北京住着100平的高档小区房。
吴同学在一座东南小城当小学老师,和她的另一半幸福地生活着。
大邓同学和小邓同学都考上了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校,之后留学深造。
而我,一言难尽。大家都有着光明的未来。(手动再见)

个人碎碎念:
a.凌晨三四点,我被外面施工的钻机声吵醒,之后便进入了低质量睡眠。我梦见自己成为了伏地魔手下的一名厨师,做了碗菠菜香干汤,伏地魔吃了赞不绝口,表示想再来一碗。然而厨房没有菠菜了,我只好用苋菜代替,这时闹钟便响了。结果今天真没买到菠菜,我做了苋菜香干汤,好难吃……
b.去电影院路上书包拉链坏了,还好东西没掉。我把坏掉的书包放在存包柜,去超市买了个新书包,结果存包柜居然坏了。工作人员捣鼓了很久才帮我把东西弄出来,并表示机器从没碰到过这种意外,我就是天选之女。
c.电影刚开始时,《海德薇变奏曲》响起,我原本是热泪盈眶的。然而后排坐了一对素质极低的小夫妻,男的大声打哈欠,踢凳子,女的时不时发出尖利的笑声……害,早知道就该选个四周无人的座位。
(电影里最喜欢的一幕——哈利坐在窗前摸海德薇。图by我自己)

(小说里最喜欢的一幕——三人组坐在寒冷的院子里,赫敏变出蓝色火焰取暖,哈利在看《神奇的魁地奇球》。图by我自己)

(十八年骨灰级哈迷凭证←_←)

评论

热度(2)